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生活 > 文娛
投稿

學習·傳承·踐行

2022-07-04 10:54:46 來源:福鼎新聞網 作者:吳小翠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福鼎新聞網訊(吳小翠)唱民謠,打竹板,赤溪經濟也不緩,茶業發展達優良,旅游項目新標桿……”6月30日,在“中國扶貧第一村”福鼎市磻溪鎮赤溪村,伴隨著赤溪村學生帶來的快板《我來說赤溪》,一場別開生面的學習交流會熱鬧進行著。省委文明辦綜合處聯合黨支部干部以及赤溪村視頻連線見證者與赤溪村干部群眾共坐一堂,共同學習《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一書并分享心得體會。Q3n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微信截圖_20220704110411.pngQ3n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新時代宣講師”王紹據第一個向與會人員分享了讀書心得體會。Q3n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了由王紹據所寫的反映當時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貧困狀況的讀者來信,并配發評論員文章,赤溪村由此成為改革開放后引起全國廣泛關注的第一個貧困村,王紹據也因此與赤溪村結下了不解之緣。Q3n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第二章節“擺脫貧困”中“挪窮窩,拔窮根”一文便記錄了習近平同志關注赤溪村發展的故事。Q3n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與赤溪村干部群眾視頻在線交流并寄語祝福。“作為赤溪村榮譽村民,時至今日,我仍感心潮澎湃、充滿動力。”作為親歷者,王紹據結合自身經歷分享學習心得,引來了陣陣掌聲。Q3n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書中指出,老百姓脫貧致富,要靠項目和產業支撐。”赤溪村黨總支原書記、視頻連線親歷者杜家住說,近年來,赤溪村牢記囑托,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明的方向,不斷探索鄉村發展路子,夯實產業基礎,走出了一條“旅游富村、農業強村、文化立村、生態美村”的路子。Q3n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如今的赤溪村,山環水繞、風景如畫,村容村貌越來越美,群眾日子越過越好。數據顯示,2021年赤溪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2236元,村集體經濟收入255萬元。Q3n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赤溪村黨總支書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吳貽國說,這段時間來,村里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采取多種形式,組織村民和游客共學《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一書,努力講好習近平總書記的愛民為民故事,將赤溪村的嬗變講給更多人聽,把學習活動不斷引向深入。Q3n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一書多角度、全方位翔實記述了習近平總書記領導和推動福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豐富經歷,生動呈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的信仰追求、為民情懷、思維方法、品格風范和非凡業績。”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陳添貴表示,要通過學習把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開創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傳承好弘揚好,把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的新福建建設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Q3n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文章來源:福鼎新聞網 責任編輯:曾云端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福鼎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福鼎新聞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新聞熱線:0593-7856234 技術服務:0593-7998976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福鼎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8-2020
67pao.cam在线观看国产